2005年9月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铲除校园里的“瘟神”
流云

  他们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青少年,有的还是在校生,为了自己的私利,他们以强欺弱,不到一年里先后犯下抢劫、敲诈、盗窃案件近20起。他们中最小的14岁,最大的也只有18岁。9月1日,当同龄人开始新学期第一天时,他们却面临着法律的制裁。当我们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时,也许更应该意识到,预防青少年犯罪既是学校和监护人的责任,也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。
  “借”钱反挨一顿打
  4月27日上午,温岭市某中学课间休息,16岁的学生梁某在学校后面的操场上玩。忽然有人一拍他的背,他回头一看,原来是长他几岁的“小黑”。“小黑”一头长发,曾练过武,为人凶狠,学生们都怕他。“小黑”问他有没有钱,可梁某每天只有5元零用钱,给了“小黑”午饭就没着落了,于是梁某说没有。
  “啪”的一声,梁某挨了一记耳光。“小黑”目露凶光:“听说你在别人面前说我坏话,你上次给我50元的事怎么跟别人说了?”梁某记起来了,几个月前“小黑”到学校里向他“借”钱,他没有,怕挨揍,就向老师借了50元给“小黑”。后来老师在家访时把“借”钱的事告诉了他母亲,他瞒不过去只得将“小黑”供了出来。
  这时上课铃响了,“小黑”让梁某中午放学后到学校后面的山上等他。梁某不敢报告老师,因为上次有个同学告诉了老师,结果被“修理”得更惨。
  下课了,梁某在校门口就被“小黑”和两个同伴劫持到了山上。得知他身边确实没钱后,“小黑”一伙开始对他拳打脚踢,后来又用上了棍子打了几个小时,直到在梁某家拿了一只摩托罗拉手机和几包香烟,才满意离去。
  学生个个都怕他
  第二天,“小黑”又到学校向梁某“借”钱,梁某向同学借了20元给他。第三天,“小黑”又来了……在“小黑”的连续敲诈下,梁某在“五一”前夕辍学了。
  “五一”过后,同样的遭遇又发生在该中学学生罗某身上。由于“小黑”等人的横行霸道,连连制造抢劫、敲诈案件,该中学学生人心惶惶,敢怒不敢言,有的转学,有的干脆放弃了学业。
  5月12日,被“小黑”等人敲诈过的石塘籍学生林某在家长的陪同下,走进了石塘派出所。石塘派出所当即组织警力开展调查。
  经查,被“小黑”等人敲诈和抢劫过的对象有20多人,劫得手机就有8部。这个团伙共有8个人,其中3个是在校生,他们还涉及多起盗窃案。
  晃晃悠悠落法网
  为了尽快驱散学生、家长心头的阴影,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,石塘派出所的侦破组先后赴上海、绍兴、温岭等地开展秘密调查,取得有效线索30余条,走访人员80多人。
  6月1日,侦破组得知“小黑”等人在温岭市箬横镇山前出现,可等民警赶到时,“小黑”已不见了踪影。想到“小黑”平时喜好上网,民警们决定到附近网吧去碰碰运气。
  当民警驱车来到附近的一街道时,对面走来两个小青年,其中一个一头披肩发。这时,车里的当事人林某用手指了指,紧张得说不出话来。民警仔细一看,这两人正是他们要找的“小黑”一伙的,当即冲下车将两人按到在地。
  结案陈词
  经查,长头发的“小黑”叫江海华,另一人是17岁的张某,他们几度抵赖后才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恶行。
  江海华是这个团伙中年龄最大的,18岁。他自幼父母离异,跟母亲来到继父家。虽然继父对他百般好,但他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,从小就孤僻自傲。父母曾努力培养他读书,但他成绩总是班里倒数几个;父母又送他去武术学校习武,谁知没到一年就因盗窃被武校开除。
  回家后,无所事事的他迷上了上网。他发现原来学校的一些小师弟身着名牌、腰别手机,便起了邪念。他先拉拢在网吧里认识的几个社会闲散人员,然后利用学生胆小怕事的心理,由校内同伙先“瞄”好目标,再由校外同伙出面“借”钱“借”物;如有不从就武力“镇压”,轻者几个耳光,重则拳棒相加。
  被敲诈、抢劫的学生有的敢怒而不敢言,有的把他们当成“保护伞”,一些老师也不敢得罪这些小霸王,这一切都助长了他们的气焰。他们不但向学生下手,老师寝室被撬、学校的音响被盗、校卖部夜半被偷,都是他们的“杰作”。
  9月1日,犯罪嫌疑人江海华、张某被依法起诉;谢某、林某在逃;其他几名犯罪嫌疑人因未到法定刑罚年龄,被监护人带回严加管教。